今天是: 2018年4月12日 星期四
    
新闻中心
我院承办"中国流域文化与流域治理”学术研讨会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新闻网
2020-10-13
浏览:0

本网讯  10月10日,“中国流域文化与流域治理”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湘学研究院、中共中央党校、湖南省委党校、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黄河水利委员会和省内外有关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中国流域文化的发展和流域治理献计献策,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当代中国出版社社长、《当代中国史研究》主编李正华,湖南省委宣传部规划办主任陈湘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张星星,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会长谭徐明,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院长,湖南省湘学研究院原院长刘建武,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湖南省湘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贺培育,湖南文史馆副主任、湖南省湘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跃龙,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钢出席。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主任欧阳雪梅主持。

贺培育致开幕辞。他希望全体专家学者既要在对流域文化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助力流域治理,也要在流域治理过程中进一步丰富与发展流域文化。将江河的治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福祉有机结合,才能成功地将绿水青山有效转化为永不枯竭的金山银山,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李钢致欢迎辞。他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和基本概况。他表示,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研讨会,以主题报告、小组论坛等形式共同研讨流域文化与流域治理,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和具体举措,他期许研讨会取得丰硕成果,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李正华认为,深入研究流域文化与流域治理问题,既是现实需要,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深入发掘流域文化蕴含的时代意义,有利于准确把握流域文化与流域管理治理,有利于推进流域治理历史的研究,有利于升华新中国史研究加强特色学科建设。

陈湘文在讲话中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把握研究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保护传承弘扬流域文化为宗旨,推进流域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二是要聚焦精品生产,创作具有民族性的原创作品,做出精品、做出特色;三是要倡导扎实学风,扎扎实实地推进研究工作,真正使学术探讨活跃起来、学术研究繁荣起来。

主题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分享了流域文化保护与流域治理经验,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介绍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刘建武、谭徐明、高宏存、李云鹏、吴超、范刻心分别作题为《习近平关于流域文化与流域治理的论述研究》《水利视野下的大禹治水及其文化影响》《文旅新视野:做好流域“文旅产业”要有新思维——以黄河流域文旅产业发展为中心》《跨流域水利问题及其环境、文化影响》《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江流域防洪治本方略的初步形成(1954—1959)》的主题报告。欧阳雪梅、李跃龙、王瑞芳、卢丽丽、王巧荣、于文善分别作题为《关于流域文化发展的几个思考》《洞庭湖文化与治理》《长江中下游水污染及其治理(1973—2019)》《领袖与黄河——黄河文化与人民治黄述略》《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的思考》《王家坝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的主题报告。

在随后举行的小组论坛上,各小组分别围绕黄河流域发展战略、“西部发展与一带一路”、永州地理环境、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救灾实践等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闭幕式上,我院院长黄渊基从“高、深、远”三个层面作大会总结发言。他说,大家因为流域文化而相聚,希望友谊也像流域一样细水长流、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期待继续与各位专家学者一起追寻诗和远方。

欧阳雪梅致闭幕词。她说,流域文化和治理是关系民族命运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对三湘四水文化的研究极具重要意义。本次大会成果共享已经初具成效,希望大家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强沟通交流,进一步做好流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与发展史研究中心、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我院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承办,旨在推进流域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流域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杨梓塘路130号        电话:0746-6383629       
版权所有: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